无锡名店:王兴记
时间:2012-10-15 08:31 浏览次数: 来源: 网络转载 字号:[ 大 中 小 ]
无锡王兴记小笼馒头创始于清同治二年(公元1863年),经过历代厨师的不断研究、改进,技术越来越成熟,风味更加突出,名闻江、浙、沪一带,以及香港、东南亚地区。
王兴记的创始人王庭安(1891-1966),字春和,江苏无锡北门外塘头人,塘头这个地方盛产缝衣服的丝线,家家户户以养蚕打线为生。王家很贫穷,只有三亩灰皮地(方言,意思是贫瘠的土地),无法维持生计,王庭安只好到无锡谋生,先在当铺做饭。王庭安读过一年半私塾,有一些文化,很小就特别喜欢吃馄饨,平时也喜欢看馄饨摊子和店铺做馄饨。由于其父在上海做饭,小叔在无锡大户人家锡福成家做饭,从小也有这方面的灵性,特别好钻研。其妻周氏,无锡北门黎花庄人,此地盛产茭白,从很小起就在无锡跟父母做油条生意。由于王庭安脾气倔犟,经常和当铺老板发生矛盾。因此辞了当铺做饭的差事,在其妻子的鼎力相助之下,自立门户摆起馄饨摊子。当时只有一个炉灶,几块门板,是一个非常简陋的馄饨摊。但王庭安非常有眼光,把这个摊子设在盛巷口,这里非常热闹,有算命的、卖日用品的、而且离公园、崇安寺都很近。上街买菜的、到公园游玩的人、以及在附近理发的洗澡的人,就是卖菜的人都会光顾这个小小馄饨摊,所以生意不错。
1922年王庭安在公园路路北,公园南面正式盘一个门面开了一个馄饨店,取名为:王兴记。初开业时只有四张台面,除了卖馄饨以外还兼卖小笼馒头(包子)。由此王兴记名声大震,无锡、苏州、上海一带无人不晓。
王兴记的成功主要原因是对馄饨制作技术精益求精,并且对馄饨的质量标准要求一致,和气待人、童叟无欺。说起来只是馄饨、包子,但里面的学问可大了,也反映老一代的中国民间小吃在经营理念上的先进思想。
王兴记的馄饨以选料讲究着称,其肉馅只选一个猪身上的四块肉:前后腿肉,以精肉为主,猪肉的来源全是定点,由浙江东阳人专门供给。用刀斩成肉茸,加高汤、素油打成馅子。馄饨馅子加的素油较一般店家重,这样的馅子滑爽不腻。最讲究的是必须在馅子里加上青菜,青菜当地人称为白菜,不懂的人以为是参假,其实不然,这个青菜加进去之后改变了馅子的结构,从营养方面也有一定道理,这使馄饨的营养更丰富,而且颜色更为鲜嫩。除此之外,每天有渔民送来鲜虾,在门口现挤出虾仁,做成虾茸参到馅子里,使馅子的味道更鲜,实为馄饨馅子的上上品。
现在的馄饨皮子多为机器压制,王兴记馄饨皮子是用机器碾成厚面片,然后手工擀制,这个擀不是北方擀面条的那种方法,而是用擀面杖压出来的,一道一道的压,压大了折叠,然后再压,再折叠,直到很薄为止。然后切成条,用专用模板切成馄饨皮。这种皮子国内很少见到,下锅后虽薄,但不会烂,吃到嘴里滑爽,实为一绝。
包馄饨也有讲究,概括为:一刮,刮馅子;一卷,把皮子对折;一擦,在一角擦上少量的馅子做粘合剂;一折,把对着的皮子再折过来;一捏,这是最后一道工序,这一捏馄饨成型,但用力不能重,重了成一个面疙瘩,也不能轻,轻了会散开,这也是关键技术,下锅以后仍是皮子。如果说,擀皮的师傅是二师傅的话,那么站在灶前的师傅就是大师傅,要眼快、手快、麻利,一次下十碗,几乎同时出锅,每一碗一样多,一只不烂。
馄饨的汤是园骨汤,有红汤、白汤之分,红汤中加酱油,馄饨上加干丝,香葱花、荤油;白汤馄饨加鸡蛋蛋皮丝、蒜苗花、香油。根据个人爱好可要辣油、胡椒。
王庭安先生在创建王兴记的馄饨过程中自创工具有模板,刮子和馄饨下过后的推子等工具。
王庭安先生长子王祖荣,系无锡地下党党员,他在解放前曾以王兴记为掩护为中国革命作了不少工作,在江苏省农林厅离休。次子王祖华继承父业,曾是无锡饮食公司经理、崇安区工商联副主席、副区长、无锡市副市长。王云度先生是三子。王庭安先生一生为无锡大肉馄饨品牌的创立付出了一生的心血,功不可没。
王兴记小笼色白有光泽,拿放不脱底,捏有二十左右的折皱,只型美观,十分讨人喜爱。甜咸二味,巧妙结合,相得益彰,味道浓醇,上口一吮满口卤汁,是名副其实的江南名点。
刚出笼的馒头,亮晶晶、雪雪白、热腾腾、皮薄有韧性,食用时加以香醋、姜丝风味更加独特,越吃越有滋味,它不仅能吃,也是馈赠亲友的首选佳品。
王兴记小笼九六年,荣获无锡八大名点之一
王兴记小笼九七年,荣获“中华名小吃”称号
王兴记小笼九九年,荣获中国名点称号
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
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