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当前位置:首页 >> 专题专栏 >> 历史地情 >> 无锡人文 >> 无锡老字号

        王兴记:味蕾上的“无锡甜”

        时间:2012-10-15 08:00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       来源: 江南晚报       字号:[ ]

         

           说起无锡的“特产”,酱排骨之后,小笼馒头当仁不让。咬一口卤汁喷涌,嚼一嚼有“甜出头咸收口”的特殊回味,更成了“无锡人爱吃甜”的标志明证。若论“出身”,最“正宗”的小笼馒头非“王兴记”莫属。

          几代人的味觉记忆

          已退休两年的华中伟先生曾长期在园林、规划部门工作。除了每个老无锡都有的对“乌龟壳”老城圈的缱绻,他更有对旧物什些微变化的敏感。说起“王兴记”,他更有聊不完的话:他的祖居在观前街,今天人民路新生路口宝鼎大厦“身脚下”,他出生在那里。从记事起,他就知道“王兴记”的馄饨。先是大人们带着去吃,稍微大点了,就会自己找到那间店里去。“当年那爿店在崇安寺里,也就是现在的公花园门口附近。一边是横云书场,另一边是升泉池浴室。”华先生强调,当年的物质生活远没有今天这样丰富。听完一场书,再吃上一碗小馄饨,绝对是头脑和口舌的双份享受。在他印象里,无锡做馄饨、小笼馒头生意的点心店有不少,但“王兴记”绝对是最高级的。店堂里要么是来过口瘾的老无锡,要么就是返乡探亲者。

          “王兴记”是几代无锡人共同的记忆。有一位退休老记者清楚记得,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有一次来锡视察八佰伴,发现了附近的“王兴记”,立刻以浓重的乡音问道:“王兴记搬家啦?”

          “王兴记”又是各地游客眼中的一张无锡名片。这里接待的中外名人不计其数。“小上海”馒头的滋味,特别吸引“大上海”人。以中山路总店的估算,节假日至少有40%的客人是来自上海的。江泽民任上海市委书记时,就曾来过“王兴记”。服务员在熙熙攘攘的顾客里,时常会发现“潜伏”着“老娘舅”王汝刚这样的大明星。

          百年沧桑稳步发展

             去年在锡城,曾有过一次争论:外来的一家以小笼包为卖点的酒楼贴出了“中国小笼包1932年由本楼师傅发明”的说明。但他们不知道,无锡的老县志里,明确记载着乾隆皇帝第一次下江南时在寄畅园里品尝了小笼包,那时是1751年。

          馄饨、小笼馒头是江南早有的小吃。“王兴记”对这种小吃近百年的经营中,充分体现了无锡人务实求变的精神。“王兴记”创始人王庭安(1891~1965)创牌时,想的只是谋生计。他是塘头师古桥人,世代务农。婚后不久,因生活困难,靠着向亲友借的两枚银元,在崇安寺升泉园茶楼下借了半间门面,撑起两张半桌子(一张靠墙)、一只炉子,做起了本小利薄的馄饨生意。晚上就在桌上铺被子睡觉。因为市口不错,生意逐渐兴隆,开始雇徒弟,挂起了“王兴记”的招牌。现在的店史上,把创业的那年确定为1913年。据老前辈们回忆,“王兴记”最早的馄饨是“干吃”的,煮熟后捞出来蘸着酱油、姜末吃。后来才改为肉骨头汤、红汤辣油这两种流行至今的“基本吃法”。日占时期的无锡,百业萧条。王庭安为吸引客人动足了脑筋。他发现有不少顾客喜欢从别的店买了小笼馒头,带到他的馄饨店,与馄饨干湿搭配着吃。加之许多人又有过春节买馒头送礼的习惯,他便增雇了朱阿荣、魏金奎两位做小笼馒头的师傅,制作当时无锡已流行的紧酵小笼馒头。所谓“紧酵”,是相对“发酵”而言,在面粉中仅混合进一成的老酵,面皮属“半发酵”。

          上世纪90年代中期,“王兴记”引领下,无锡小笼馒头的面皮再次大改革:不再使用发面,纯用温水和面,借助机器力量反复糅合,达到皮薄而有“筋道”,并不再强调面皮的分量“准足”。

          从整体经营而言,1940年王庭安妻子周氏加入管理后,开始注重店堂装饰和待客服务。“三年困难”时期,为应对猪肉供应紧张,该店推
          出鱼肉馄饨、糯米烧卖。1965年春节,“王兴记”迁至中山路的吟春书场旁,经营面积达600平方米,同时推出蟹粉小笼、翡翠烧卖等高档点心。文革中,“王兴记”不得不改为“无锡馄饨店”,但在夏令又推出了应时的酸梅汤等冷饮供应。

          1979年,“王兴记”老名得以恢复。1995年12月,迁至现址营业。1996年,“王兴记”“醉月楼”“二泉酒家”三家老牌餐饮企业合并为“王兴记总店”,顺时推出“梁溪点心宴”“锡帮特色宴”,并开始连锁化经营。目前,在国内外共计开有11家连锁店。

          拌馅绝活大有讲究

              戴着高高的厨师帽、时常一脸严肃的李政华,是无锡不多的几位国家级中式面点技师之一。他23岁时顶替父亲进店做学徒,现在担负着王兴记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的重任。他认为,“王兴记”的小笼馅心最能体现无锡饮食的特色。那就是“甜咸适中,咸中有甜”。

          “王兴记”小笼馒头的馅心确实是大有讲究的。猪,以前是无锡周边的太湖猪,现在则必须是苏北出产的。重量是160~170斤,“太重了肉老”。这种猪还只能选前夹(前腿)、后腿的肉。配料虽然只是盐、糖、葱、姜之类的常用品,可投料的先后顺序却非常有讲究,肉馅的搅拌时间也是关键。无锡小笼馒头诱人,卤多味浓是特色。这个卤,是用猪的前夹、后腿和背上的皮熬制成汤,再冻成“皮冻”加入馅料形成的。各地“汤包”很多,也有不少是加“皮冻”的,为什么滋味有异呢?李政华说,这是因为只有“王兴记”皮冻里加了酱油。

          老无锡谈起小笼馒头,常常会说放糖大有学问。李政华透露,“王兴记”原先的比例是100斤馅心10斤白糖。现在讲低糖,用糖量降到了七八斤。用的糖则必须是四川产的甘蔗绵白糖。

          保持传统渴求创新

          55岁的薛强是无锡老字号商会的会长,也是当下的王兴记有限公司掌门人。谈起被评上“中华老字号”的感想,他出人意料地说了“内疚”两字。“‘王兴记’已经不是一家点心店的字号了,它在无锡人的心目中,有一种特殊的情结,已成为无锡地方文化的一个符号。”他说,“王兴记”精细制作的“精品点心”肯定是独步无锡的,但如何能保证每天如潮涌进店的每个客人吃到的馄饨、馒头都有同样品质,这一直困扰着他。

          “‘王兴记’和几乎所有的老字号一样,手工作坊式生产是其特色的保证。如何在保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,拓展销售规模和网点。在两者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,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。”

          上月,“王兴记”宣布生产配供中心开始建设,将在5年内把门店扩展到30-40家。

        (晚报记者汪自力/文)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关于小笼馒头  

          民国初年,在无锡观前街附近开了一家只有一开间门面的馄饨店,因为没有特色,生意清淡,亏蚀很多,老板见难以维持,便准备关店歇业;在以后的两天,老板因没有钱进不了多少货,看见壁上还有几块剔下来的肉皮,便关照伙计将肉皮洗清放入锅内煮成肉皮冻,肉皮冻不能作馄饨馅心,只能放在馒头馅心中应用,不料就是这一个举措,改变了这家濒危处于关门的馄饨店的命运。

          有几个老吃客上门,看见有刚出笼的馒头,拿了就吃,一口咬下去,一股鲜美烫嘴的卤汁吸入口中,老吃客非常惊奇,连吃几只,只只都有鲜美的卤汁,十分喜爱。于是,他们自己吃饱后还买些回家给家人尝鲜。其中有一食客大口咬了一下滚烫的出笼馒头,馒头中烫嘴的卤汁溅到自己的手背,顺势流淌到手臂上。食客怕卤汁溅到自己的衣服上,无意间将手臂抬高了看,谁知手臂上的卤汁往下直淌,而手中筷子上被咬过的开口馒头却越抬越高,馒头中的卤汁在往下淌,卤汁一直滴到食客的颈项上,十分烫人。于是就形成了吃小笼馒头时,先要小咬一口,吮去卤汁后,再大口食用的吃法。

          而这家店供应的用肉皮冻拌入馅心的新一代小笼馒头,得到了广大吃客的认可,生意一天比一天好,最后摆脱了关门停业的困境,发展成为无锡点心业有名的大店——“王兴记”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华钰麟)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 空袭警报响不停  王兴记内客盈门


                1937106(农历九月初三)中午前,侵略者的飞机开始轰炸无锡。由于地面没有防空火力,敌机猖狂地降低高度,直接投弹,虽然炸弹个头大多只有几十磅重,但在人群中炸开,还是伤亡惨重。大批无锡人开始逃难,绝大部分逃难的人们认为战争不会长久,因此选择河埒口、老鸦浜、尤渡里、东亭一带。

            从这天开始,城内的市面呈现出一些萧条景象,但日机从106第一次轰炸无锡后,有几天没什么动静,逃往近郊的无锡难民悄悄回到城内。这些逃难的人群中经济比较宽裕的一些妇女和孩子,纷纷到王兴记馄饨店美美的吃上一碗菜肉大馄饨加鸡蛋、线粉,冷落了几天的王兴记又门庭若市、顾客盈门。

            就在吃客正在吃馄饨的时候,上空又响起凄厉的空袭警报声,街上行人纷纷往公园路两边店铺内暂避,而王兴记店方声嘶力竭地劝吃客到安全地带暂避。店堂内坐得满满的吃客,有的坐在座位上不知如何是好,有的吃客拼命的赶吃碗中的馄饨,吃得满头大汗一副狼狈相,有些躲警报的人一跑进店内就喊要吃馄饨……这种场景虽过去整整70年,但仿佛就在眼前。

            正是:空袭警报响不停,王兴记内客盈门,店方规劝全不听,定要冒死吃馄饨!

       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

        关闭窗口